首页 > 工作动态

健全共育共治机制 深化普治并举格局——丹凤县以家校社“三位一体”工作模式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

发布日期:2023-08-14 17:10:08

11328

健全共育共治机制  深化普治并举格局

——丹凤县以家校社“三位一体”工作模式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普法工作要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系好青少年第一颗“法治扣子”,事关广大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塑造、健康人格养成,事关整个社会的法治水平和公民法治素养的提升。为切实做好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自“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丹凤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法治社会”“法治校园”“学法用法示范户”创建建活动为抓手,坚持家校共育、突出社会协同,积极探索拓展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工作模式,有效推进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走深做实。

一、健全“三个机制”,构建齐抓共管“共同体”。一是落实分级负责机制。县委、县政府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全民普法和依法治县工作统筹部署,健全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责任。在县级层面,成立以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相关县级领导任副组长,各普法责任单位分管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县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每半年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定期研究部署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常态化组织督导检查;在镇办层面,由各镇办党政主要负责人挂帅,成立镇(办)和部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落实县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下达的工作任务,切实履行辖区和行业系统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主体责任;在中小学校层面,实施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校长负责制”,在全县各中小学抽调精英力量成立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专班,定期组织开展法治教育课、主题班队会等活动,确保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抓到实处。二是完善工作考核机制。建立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督察机制,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全县法治督察范畴,通过督察倒逼责任落实、任务压实、效果抓实。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纳入法治建设考核指标体系,纳入平安建设、法治建设考核重要内容,纳入“八五”普法中期督导和终期验收工作,加大考核权重,增强考核实效。三是健全经费保障机制。把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公共服务体系,编入政府及部门年度预算,切实予以保障,各社会团体、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安排专项经费,各学校在公用经费中安排青少年普法教材、培训、活动经费,保障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二、强化“三方协同”,筑牢社会教育“安全区”。一是强化部门单位协同普法。完善全社会多元参与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网络,广泛动员组织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支持参与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要求,将青少年法治教育融入乡村振兴、入户走访、安全检查等工作日常,定期组织开展法治演讲辩论、模拟法庭等寓教于乐的法治体验教育活动,深化青少年维权岗、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社区(村)、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发挥法律工作者、志愿者和各类青少年公益组织力量,推动青少年普法融入法律服务、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及时精准开展日常法治教育。二是强化基层组织协同普法。面向社会闲散青年、不良行为青少年、涉罪未成年人等重点群体,强化虚拟专门学校法治育人功能,落实重点对象帮教责任,充分发挥“两委”干部、“法律明白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等地熟人熟事熟优势作用,扎实开展“面对面”“一对一”的上门帮教和法治宣传,帮助问题青少年明确法律底线和行为边界,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三是强化宣传阵地协同普法。建好用好青少年普法教育阵地,依托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留仙坪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第五小学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等场所,大力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在全县范围内形成规模带动效应,努力打造一批设施完善、管理规范、方式多元的智能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构建多元化法治教育阵地。

三、坚持“三管齐下”,拓展学校教育“主阵地”。一是配齐配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师资队伍。严格执行教育部《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全县69所中小学实现法治副校长全覆盖,健全法治副校长年度履职报告评议等考核管理机制,对推荐、聘任法治副校长工作成绩突出的派出机关、学校,作为普法工作评先选优的重要参考。实施法治教师县域共享模式,采取公开招录、在职培养的方式,建优法治教师队伍,进一步充实学校法治教师力量。目前,全县共有专职法治教师21名、兼职教师96名,青少年法治教育课程有序有效开展,县委普法办计划2025年前对所有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进行一次轮训。二是抓紧抓实在校青少年日常法治教育。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发挥课堂主渠道和校园主阵地作用,构建大中小幼衔接的法治教育体系,把法治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教材、师资、课时、考试、效果“五落实”。常态化组织开展“法律进校园”“法治第一课”等法治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在全县各小学广泛开设“四点半课堂”,组织开展“学生轮讲、教师轮评、家长轮听、社会轮学”等互动式普法实践活动200余场次。鼓励将法治教育纳入中小学课后服务范围,组织开展网络法治教育,录制精品普法课程50余课时,青少年普法视频13个。是创新开展法治主题宣传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国家宪法日、国际禁毒日、“民法典宣传月”等重大时间节点,深入开展“送法进学校”活动。开展青少年法治课堂、专题讲座、主题征文、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150余场次,围绕校园安全、防范校园暴力、校园欺凌等内容,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90余场次,引导青少年常态化学习法律知识。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将法治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载体,宣传法律知识,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

四、巩固“三项措施”,培育家庭教育“贤内助”。一是常态开展送法进家庭活动。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完善家校共育机制,常态化开展“家校联动·德法同行”专题活动,引导家长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办好家长学校、家长课堂,制定家长法治教育手册,发挥“小手拉大手”宣传作用,提高家长法治教育能力素质,紧盯薄弱环节,加强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未成年子女的法治教育。二是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组织县关工委、团委、教育、卫健等部门,广泛深入开展“护苗行动”,在第三小学打造全县“护苗工作站”,在各中小学校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通过建立心理咨询室、订阅相关报刊杂志、开展系列咨询、组织各种专题培训等方式,积极开通与家庭同步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渠道,配合家长对心理问题比较突出的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三是持续开展青少年法治实践。动员家长来校参与各类亲子互动活动,积极开辟第二课堂,组织3000余名学生参加“法院开放日”“检察开放日”等活动,激发青少年学生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青少年法治实践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广泛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利用寒暑假期、社会实践,组织学生进村入户开展法治宣传,在全县中小学开展“小小普法志愿者”评选活动,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志愿普法活动。

五、深化“三项治理”,建强护航成长“防火墙”。一是深化依法治校。扎实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在普遍达标基础上,评选一批“学法用法示范校园”。依法规范学校章程、校内制度,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作用,提高教育领域执法、依法行政整体水平。发挥法治副校长、法治教师作用,协助开展学生保护、预防学生犯罪、教育惩戒等工作,推动形成学校依法办学、教师依法执教、社会依法评价、支持和监督青少年法治教育新格局。二是深化校园周边治理。配齐配强教育执法力量,建立健全执法机制,利用好教育督导力量,用法治手段严格规范校内、校外办学行为,纠正教育违法行为。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治理,引导青少年依法上网、文明上网、理性上网,常态化开展校园周边综合治理,组织公安、文旅、市监等部门,常态化开展各类专项治理行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三是深化涉校纠纷调处。按照属地原则,由各镇(街道)牵头,组织公安、司法、信访等部门经常性开展校园矛盾纠纷大排查,重点排查涉及家庭纠纷、校园欺凌等可能引发的涉校涉师涉生矛盾纠纷,落实好化解措施。密切关注发生在校园及周边的“小矛盾、小纠纷、小隐患、小问题、小诉求”,做到发现在早、调处在小,防止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以法,润物无声。丹凤县将继续以生动、科学的方式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以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在真实的法治情景中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让法治意识在每一个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更好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聚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全面加快高质量法治丹凤建设进程。